如果只能选择一件装备来代表户外运动,那帐篷一定是最先印入脑海的品类之一;如果要选择一类帐篷来代表帐篷形象,那么塔帐也是有力的提名选手。流线型的尖顶塔帐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原始荒野、狩猎探险和户外生存的想象。
在经典的emoji表情中,代表露营、帐篷的表情正是塔帐
从外观上看,塔帐的尖顶结构明显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另一种帐篷mdash;mdash;交叉杆圆顶帐篷。由于种种原因,交叉杆帐篷目前仍然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是很多人的第一顶帐篷,塔帐也因此略显神秘。
在我们选购帐篷时,塔帐往往会被贴上两个标签:轻量便携;搭建麻烦。
由于塔帐可以使用登山杖支撑,省去了帐杆的重量,其自重主要取决于面料。对于背包徒步塔帐来说,穿杆双人帐基本在2kg以上,而双人塔帐在1.5kg以内是很常见的;搬家露营中的穿杆帐篷重量时常在10kg以上,与之相对应的大塔帐也相对更轻便。
从左至右:三峰双人帐杆帐篷;自由之魂双人双尖塔帐;静星双人金字塔外帐;230g气罐
由于没有帐杆帮助定型,虽然让塔帐立起来不难,但想要搭得坚固挺立并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
实际上,看似简单的塔帐还包含着很多门道。本文从塔帐的起源谈起,从面料到结构,从搭建到玩法,多方面无死角为你揭开塔帐的神秘面纱。
近两年精致露营风潮又将美丽的塔帐带回大众视线
由来已久:塔帐的前世
电影《荒野猎人》所展现的19世纪美国西进运动不仅呈现了传统与现代、土著与外来者的冲突,还描绘了人类深入大自然摸爬滚打的图景。文明之间的血泪史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片土地上被重新定义。对于现代人来说,美洲大陆也因此依然有着深刻的户外基因。
电影《荒野猎人》剧照,一根杆一张皮也能临时过夜,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简易塔帐
在这块新大陆被发现之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已经凭借双手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埋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子,而为印第安人遮风挡雨提供庇护的家便是tipi。
传统tipi高4至7米,主体构成包含兽皮缝合的外层覆盖物和十余根树杆搭成的骨架,帆布进入美洲大陆后也成为了外层覆盖物的重要材料。帐篷顶部有通风口,帐内用火产生的烟可以顺畅排出,下雨时则可以在突出的树杆上覆盖一块编织物,既能通风又能遮雨。
传统tipi帐篷的结构
塔帐结构简易,1912年Robert Falcon Scott在人类首次探索南极时使用的就是塔形帐篷
转折点来到了美国南北内战的前夕的1856年,一位叫Henry Sibley的美国军官在西部荒野的远行途中研究了原住民的tipi帐篷,以此为基础改造发明了Sibley tent。后者在结构上最大的变化是将tipi的多杆环绕变成了以一根中心杆从中间支撑起整个帐篷,同时由24根短桩将帐篷固定在地面,并用一个通风罩取代了原本开放式的帐顶。
这样的改造使得本就方便搬运搭建的tipi变得更加灵活,打包体积更小,拆卸、运输非常方便。之后,南北战争中的北方联合军广泛使用了这种帐篷,可想而知Sibley tent在其间发挥的巨大作用。
之后Sibley tent进化出带侧墙版本,增加了使用空间
Sibley tent这种结构的革命性突破为后世的塔帐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和基础。
时光机回到今天,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身处荒野不再为了狩猎、游牧、战争和迁徙,而是带着享受大自然的心态翻山越岭,或是寻找一片美丽的营地静度时光。
科技的发展使得新材料新技术高歌猛进,对于塔帐来说,现代科技无疑是其巧妙结构之上的如虎添翼。
柔软的墙:塔帐的面料
传统tipi有着多根树杆环抱构筑起的坚固外墙,而现代塔帐则多数以Sibley tent这种中心杆结构为原型,这意味着塔帐的墙壁仅仅由柔软的布料构成。换句话说,塔帐的主体其实就是剪裁成特殊形状的布。
面料材质
市面上的帐篷面料主要是尼龙和涤纶(polyester)两种。涤纶成本较低,常见于一些大帐篷,尼龙成本较高,更有弹性,常见于背包徒步小帐篷,特别是轻量化的塔帐中。
涂层处理
尼龙和涤纶都是纤维编织物,就像墙壁上的砖,仅仅靠砖砌起的墙不够牢固,还需要水泥的黏合,面料中的水泥就是涂层处理技术。我们可以将涂层处理简单理解为用特定胶质浸入到面料内部,使面料性能显著提高。
经过涂层处理后的面料
目前常见应用于帐篷面料的有PU涂层和硅涂层两种。PU涂层能大幅增加面料的防水能力,硅涂层能让面料更有延展性,同时能提升面料的抗撕裂能力。帐篷帐底长时间与地面接触,对防水性要求高,多用PU涂层;帐篷外帐需要抵御大自然中的风雨雪,对抗撕裂能力要求更高,多用硅涂层。
缝线密封
帐篷往往由多片面料拼合而成,缝线处的针孔是可能的渗水点,为此需要在缝线处做密封处理。
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热压胶条,相当于在缝线处贴上一条不透水的胶带,但这种情况只适用于PU涂层,由于胶条无法固着在油性物质上,硅涂层往往无法贴胶。
缝线处的压胶条,常见于帐篷、冲锋衣等防水装备
对于硅涂层处理的面料来说,需要使用者自行在缝线处涂胶,帐篷厂商一般来说也会附赠相应的工具。
经过涂层处理的面料,外帐抗静水压指数达到1500mm至3000mm;帐底抗静水压指数达到3000mm以上,对于帐篷来说就足以应付大多数户外环境了。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揉搓、水洗和一些洗涤剂会不可逆地破坏面料涂层,所以清洁帐篷简单擦拭即可。帐篷的储存前应该晾晒干燥,否则也会加速涂层水解。
超级面料
除了常规面料,还有一种特殊的塔帐制作材料mdash;mdash;Dyneema。这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可以制造出各种优质产品。由Dyneema制成的面料DCF有着超轻量,高强度和完全防水等特点。
它有多轻量呢?一般尼龙材质的塔帐想要做到1kg以内往往就需要以牺牲空间为代价,但DCF帐篷甚至可以做到仅仅几百克,又轻又坚固。这样好的材料难道没有缺点吗?如果贵算缺点的话,DCF帐篷的价格往往是尼龙帐篷的数倍。
举足轻重:配件和辅料
一间坚固的房子不能只有墙壁,承重梁、地基等等一些关键的受力部分也十分重要,对于塔帐来说,各种配件、辅料就充当了相应角色。大部分情况下,塔帐的损坏就是从这些受力的边边角角崩坏开始的。
风的撕扯力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很多
前文提到,塔帐是一块经过特殊剪裁的布,要想让一块布立起来,至少需要上下两个方向的力。对于塔帐来说,其受力当然是复杂的,但也可以将其简化为最核心的两个力,即撑杆提供的向上支撑力和地钉提供的向下拉力。因此,撑杆和地钉是塔帐的重要组成部分。
撑杆
塔帐的撑杆多种多样,轻量化小塔帐使用登山杖就足够支撑;高大的多人用塔帐商家一般会有原配的撑杆;也有专门的绑扎带可以将两根登山杖固定在一起,或者管状连接配件来延长登山杖的长度。
由于营地地面状况多变,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平整度,而塔帐的饱满需要撑杆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撑杆长度可调节十分重要。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地面,一旦撑杆不够长就会十分尴尬,因此撑杆的长度要大于等于帐篷高度,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营地情况和搭建方式。
地钉
交叉杆圆顶帐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立,靠帐杆的硬质结构就能撑开一定空间,遇到无风情况甚至不需要打地钉也能过夜。
但是塔帐做不到,一块布是不会自己立起来的,甚至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塔帐一半是布,另一半就是地钉。
塔帐本身无法自立,需要地钉做帐篷的地基,缺少地钉或地面无法下钉会大大降低帐篷的稳固程度,甚至无法搭建。所以使用塔帐时最好准备足够数量的地钉,并提前勘察好营地的地面情况。
松软的泥地、沙地和雪地会让地钉难以受力;坚硬的水泥地同样无法下钉。前者可以使用专门的沙地钉、雪锚等专业装备固定,后者则最好不要使用塔帐。
专为木栅栏设计的鱼骨地钉
受力点辅料
地钉通过绳或织带连接在帐篷上,这个部分是塔帐最关键的受力点,虽是不起眼的细节,却至关重要。绳和织带需要足够的强度,扣件的坚固程度和锁定功能都得牢靠,扣件与帐篷缝合处还需要额外的补强设计,种种细节保证了塔帐的耐用和安全。
其他配件
除此之外,用于透气的天窗、冬季时塔帐加强封闭性的雪裙、帐门的拉链、防蚊虫纱网等等设计也是衡量一款塔帐是否优秀的参考,由于相对来说并不是塔帐独有的特点,这里不再详述。
花样百出:塔帐的结构
塔帐的类型繁多,结构五花八门。
按使用场景来看,可以分为搬家露营的大塔帐和背包徒步的小塔帐。
按照撑杆数量来看,有经典的单杆金字塔帐篷,两根撑杆的双尖塔帐篷,多根撑杆的特殊结构帐篷。
单杆金字塔帐篷又能按照底面形状分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
双尖塔帐可以通过两根帐杆的高矮和门厅设计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以及由多根撑杆支撑的特殊形态帐篷。
按照帐内与帐外的开放程度看,可分为封闭结构,半开放结构和开放结构,实际上,一些通过特殊方法搭建的天幕庇护所也可以理解为塔帐的一种。
多种多样结构的塔帐
由于塔帐没有帐杆限制,同一顶帐篷可以通过不同的搭建方法变成不同的结构形态,这也是塔帐的有趣之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设计的变形帐篷,通过新的结构设计来拓展使用空间,但其本质依然是塔帐。
熟能生巧:塔帐的搭建
塔帐的搭建是劝退很多人使用它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着迷塔帐的原因。相对常见的交叉杆帐篷来说,塔帐的搭建有一定难度,也十分有趣。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如何搭好这个尖顶房子。
尽管塔帐有着多种多样的结构,但它们的搭建逻辑大同小异,基本上遵循下钉、撑杆和调节三个步骤。前文已经提到,由于塔帐本身无法自立,其搭建实际上是地钉的拉力和撑杆的支撑力通过帐面相互平衡、对抗的结果。
用石头辅助固定帐篷的受力点
第一步下钉,是为地钉的拉力做准备;第二步撑杆,是让帐篷初步成型;第三步调整,是强化这对相互作用力,这一步也是塔帐搭建的独特之处、关键之处。
下钉
下钉步骤就是打地基的过程,顺序和位置很重要,一个方形的房子不能建在六边形的地基上,反之亦然。不论是什么结构的塔帐,都应先在主要受力点下地钉,并且根据不同帐篷边数随机应变。
一些帐篷配有专门的地布或定位绳来帮助确定下钉位置,也是很实用的策略。下钉时不用将地钉插入太深,因为之后的调整环节可能需要重新拔出,更换地钉位置。
撑杆
塔帐的撑杆相当于房子的承重梁,是帐篷挺立不倒的关键。下好基本地钉后,用撑杆顶起并伸长来绷紧帐篷,获得一个基本让帐篷立起来的力,以便后续调整。
撑杆的高矮往往不是完全固定的,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高低。在无风闷热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将帐篷搭高,增加底部通风性;风大情况则应该将帐篷搭得低矮,尽量贴地。
用撑杆时顶部需要对准补强凹槽,以免戳坏面料
调节
调节就是将不整齐的地方对整齐,让不受力的地方吃上力,将不饱满的地方变饱满,调节过程需要随机应变。由于下钉时没有参照,加之营地地形不一定理想,初步搭建很难精准地还原帐篷剪裁设计的理想形状,调节的过程其实至关重要。
饱满不松垮是塔帐搭建的第一要义
首先整体观察塔帐形状是否有明显歪斜、扁塌,例如底面积长方形搭成了平行四边形。如果没有大的差错,就可以进行细节调整。地钉位置明显有偏离时,就应该重新在正确位置下钉。配合撑杆长短的调节,让帐篷表面紧绷、饱满,这样受力就能均匀、平衡地分布在帐篷表面上了。
地钉、织带和缝线呈一条直线
如果帐篷表面出现褶皱、塌陷则意味着塔帐并没有搭好,需要进一步调整撑杆和地钉。因为尽管帐篷暂时立了起来,但是极为不稳固,一阵风吹草动或者摇晃拉扯,就会使帐篷倒塌。即便在无风环境,这样的搭建也会大大压缩帐内的使用空间。
搭建完成后,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用管了,塔帐仍然需要你的时刻照料。由于尼龙面料本身的弹性,以及布料被雨水或结露打湿后会变潮松垮,这时便需要再次将帐篷拉紧绷直,特别是入帐睡觉前一定要确保帐篷处于饱满状态,除非你想体验美梦中途被帐篷拍脸打醒的感觉。
潮湿和雪的重量会大大压缩帐内空间
总而言之,搭建塔帐不能怕麻烦,要耐心反复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
以柔克刚:塔帐的特点
与常见的交叉杆圆顶帐篷相比,结构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一些特征上的不同,这些特性既吸引人们尝试使用塔帐,也是初次接触塔帐的朋友容易忽视的地方。
重量与空间
由于没有帐杆、外帐可单独使用,塔帐在重量上往往有一定优势,这一点对于追求轻量化的玩家来说很有吸引力,是塔帐的卖点之一。
重量和空间有时就像硬币的两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塔帐上方收小收窄,底部帐壁倾斜角度大,再加上树立在其中的撑杆,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尤其是那些追求极致轻量的小塔帐,躺下时帐篷可能离脸部很近,略有压抑感,而相同底面积的交叉杆帐篷空间感就要好很多。
流线型下垂的塔帐在空间上并不是那么宽裕
因为这个原因,塔帐要么通过剪裁设计拓宽使用空间,要么就将帐篷整体做大,可这些做法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解决问题,或者又使得提高重量了,以及扩大的占地面积让塔帐对营地更加挑剔。
通过结构设计来增加部分帐内空间
不用考虑重量的搬家露营,也可以把塔帐做得很大
抗风性
良好的抗风性一直是塔帐引以为傲的标签。塞翁失马,空间上的劣势此时转化成优势,塔帐的流线型结构和相对较小的迎风面积为它的抗风能力打下了基础。
塔帐的另一个抗风秘籍是以柔克刚。由于帐篷本身只是一块特殊剪裁的布,只要面料和缝线处不发生撕裂,塔帐便能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狂风呼啸。与之相对的,穿杆帐篷的硬质帐杆需要持续抵抗大风压迫,一旦发生弯折甚至断裂,整个帐篷也就损坏了。
穿杆帐的帐杆一旦断裂,帐篷就基本报废
此外,塔帐在大风环境下更容易搭建。因为下钉过程不需要直接跟风抗衡,只要把撑杆立起来的一瞬间承受住风力就好。与之相对,交叉杆帐篷由于成型较早,搭建过程需要时刻抵抗风的推力,风大时甚至搭不起来。
那么是否意味着塔帐适合在大风天气下使用呢?答案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塔帐抗风的前提是良好搭建!如果不敢确保塔帐搭建的稳固性,就千万不要指望一块软趴趴的布帮你遮风挡雨了。
塔帐搭不好,风一吹就倒
塔帐的结构和材质也会影响帐篷的抗风性。通常来说,单尖金字塔帐篷抗风性比双尖塔更好,受力地钉数量越多抗风性越好。
一旦搭建得不够好,又遇到大风天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由于没有硬质物支撑的外墙,风会很大程度上挤压帐内本就拮据的空间,持续的风也会让帐篷处于不停摇晃的状态。即便帐篷不倒,帐篷晃动发出的声音也会影响睡眠体验。
大风之下,塔帐摇晃剧烈
另外,遇到不平整的营地,风也会更容易从帐底灌入。尽管塔帐可以以柔克刚,但是住在塔帐里的你是否能承受住帐篷不断摇晃的心理压力呢?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山帐仍然采用多杆交叉的结构,而非使用塔帐的原因。如果你喜欢绝对的安稳,那么尽量不要将塔帐搭建在风大的地方。
随心所欲:塔帐的玩法
塔帐柔软多变的特性让它有着多种多样的玩法,这是很多人痴迷于塔帐的原因。
塔帐通常可以单独使用外帐,所以许多人将大塔帐作为营地公用帐篷,大家聚在塔中做饭用食,聊天娱乐。不论是背包露营还是搬家露营,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营地。
近几年兴起的搬家露营中,塔帐十分常见
没有帐杆的结构限制,塔帐还可以通过增添撑杆、风绳等方式搭建成不同形态,结合周遭环境玩出各种花样。还能将多个塔帐、天幕进行组合,搭建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将塔帐一侧支起,构成一个宽裕的门厅
同样是基于外帐单独搭建的优势,在冬季,塔帐能很方便地与带烟囱柴火炉的结合。许多厂商将塔帐预留出防烫烟囱口,这样的组合既能取暖御寒又富有情调意境,是冬季户外的优秀搭配。
经典的塔帐-柴火炉组合
经久不衰:塔帐的魅力
塔帐遥远而古老,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在帐杆技术不成熟之前,塔帐和它的远亲近邻庇护着一代代探险者和背包客,人们利用绳索、树木和防水布搭建起一个又一个简易的临时庇护所。
之后帐杆时代来临,铝合金和玻璃纤维技术的发展让穿杆帐篷席卷了整个户外领域,直到今天它们依然占据着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然而塔帐仍然默默地吸引着它的忠实粉丝,从未真正离我们远去。
随着面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轻量化的不倦追求,这颗遗失的宝藏又被重新拾起,一时间大量涂硅尼龙面料的轻量塔帐异军突起,让越来越多的轻量化爱好者沉迷其中。
近两年风行起来的风格露营、精致露营潮中,塔帐又用它古老而迷人的外观唤醒了许多人对大自然的想象和向往。
由于摆脱了重量的烦恼,更加复古的棉质、帆布塔帐被重新召唤,轮回让复古再次成为新潮。这个来自历史深处的精灵在飞速向前的现代社会中,依然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你有多少与塔帐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众便民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便民网 dz.lejuju.com.cn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