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副秘书长黄伟宏宣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正式发布。
《框架指引》构建了二级指标体系,分为低空空管基础设施、低空起降基础设施、低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低空应用场景配套基础设施等4个一级指标,对应一级指标又细分了21个二级指标,明确了研究方向与建设发展的路径。
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向上融合国家战略,向下融合市场需求,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正在吸引多方竞逐。地方政府掏出“真金白银”进行支持。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项目落地。
在行业人士看来,《框架指引》的发布是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在备受关注的“飞不飞得起来”之前,政府正在系统性解决“在哪里飞”、“怎么飞”、“用什么支撑飞”的核心问题。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建设标准和发展路径。消除了基础设施模糊的不确定性,给产业界和地方规划者提供了明确的蓝图,将极大促进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投入相关建设。
据悉,《框架指引》明确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是以无人驾驶航空器基础设施为主,同时兼顾了传统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构建的原则,包括传统设施与新型设施衔接的系统性,eVTOL等新型航空器运行及相关业态的实用性,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机融合协同性,人工智能及低轨卫星等新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的创新性。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众便民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便民网 dz.lejuju.com.cn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