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杯效应」来了!一门新生意悄然生成

  • 时间:2024-07-30 22:54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7856   

打开杯盖,加入八分满的橙汁,再倒入一袋咖啡液,只需一分钟,就可喝到一杯橙C美式,成本5-6元,只有瑞幸同款的零头。今年夏天,“冰杯+”的DIY风潮在年轻人中火了起来。

这种低价且富有仪式感的调配,冰爽解压的体验,让打工人欲罢不能。社交媒体上风靡起各种特调饮品的搭配公式。“七天不重样,十元喝到爽”,迎合了当下年轻人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年轻人一边省钱,一边又在具有愉悦属性的低价单品上非常舍得花钱。

在C端火热的消费现象背后,是B端冰杯行业的“野蛮爆发”。据统计,今年夏季冰杯订单行业暴涨30%,冰厂疯狂铺产能,增加产品线。有商家告诉亿邦动力,今年大部分冰厂都卖断货,市场供不应求,有的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打款排单。

特别是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的强势入局,让这一原本佛系的赛道压力倍增。冰杯到底是不是一门可持续盈利的好生意?未来市场前景如何?中小商家的机会在哪里?亿邦动力通过与几家头部供应商企业交流,试图探究冰杯这门新生意。

01 630亿的生意火起来了

冰杯是一个舶来品,2019年才正式进入中国。但在此之前,日本和韩国的冰杯早已是便利店标配,销量与速溶咖啡品类不相上下,不仅只在夏季热销,而是一年四季都畅销。

在日本的便利店中,冰杯的年销量足足有25.7亿杯。韩国年轻人发出“即使冻死了也要喝冰美式”的宣言。对比之下,中国似乎并没有喝冰水的习惯,得益于今年夏天冰杯爆火,才通过社交平台进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中国冰杯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有三类典型玩家。*类是如冰力达、冰极限、冰趣味、好淼、晓德等供应商。第二类是711、便利蜂、罗森、全家、盒马、美团、胖东来超市等便利店商超,推出自有品牌冰杯。第三类是农夫山泉、奥雪、蜜雪冰城等跨界玩家。

更多跨界玩家正在进入这一赛道。截止目前,在天眼查App上,以制冰厂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2056家存续企业,其中成立时间一年内的公司有158家,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企业只有6家,说明新入局玩家多以小微商家为主。

“我们也没想到冰杯今年就会爆火。”冰力达总经理廖碧林笑着说。便利店的需求激增,带来了产能的翻倍。他透露,冰力达今年销量翻番,产能比去年至少增加一倍。

对于从天而降的“泼天富贵”,廖碧林表现地异常平静。他认为,目前冰杯爆火更像是一种社交货币,而不是类似日韩年轻人生活习惯变化带来的销量增长。作为一种平替消费潮下的产物,冰杯热能持续多久尚未可知。

冰极限联合创始人孙磊也同样表示谨慎。面对众多中小企业入局,他认为今年的蓝海未必能延续到明年,原因之一就是巨头正在加紧入局。“就我们了解,目前已经有两三家奶茶品牌在准备推出自己的1元冰杯。如果明年这些品牌能把供应链问题解决了,市场还能是蓝海吗?”

对于头部供应商来说,便利店依然是他们的核心用户。一是因为市场足够大,二是因为拥有渠道护城河。

由于食用冰的冷链运输要求较高,运输途中受气温跟路程影响,大概会有2%-3%的损耗,随着距离变远,损耗也会逐渐增加。此外,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核心渠道。比如坐落于广州的冰力达,将华南地区便利店视为其核心渠道;位于郑州的冰极限,主要渠道集中在华北、华中地区。成立较早的上海晓德,有天津、上海两家工厂,渠道覆盖范围更广。

“运距如果超300公里,运费就会将近两块钱。但如果距离在200公里之内的话,基本上就几分钱的成本。”孙磊表示。

目前,供应商对渠道的争夺更加激烈。尤其是农夫山泉的入局,占据品牌声量优势,很可能导致行业进一步内卷。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即时零售的玩家也早已开始布局,美团闪购、盒马、饿了么等渠道纷纷上线冰杯,基于其新鲜即时等优势特点,针对聚会、调酒、家用等不同场景需求,推出纯冰冰杯、冰球、咖啡冰杯、果汁冰杯,袋装冰等产品。这些冰杯本身已经自带口味,消费者不用再花钱购买更多饮料,直接加入水或者一种饮料,就能获得自制的风味饮品。

亿邦动力了解到,盒马计划未来或将增设冻品陈列柜,加大冻品陈列面积,这为冰杯市场拓展提供又一种可行路径。

据《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2026年我国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超过40%的消费者希望酒水、饮料、乳制品能在冰镇状态下食用。以上所有品类都能和冰杯产生化学反应,有望撬动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02 “冰杯效应”下,厂商到底赚不赚钱?

在很多人眼中,制冰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几个人,几台设备就能立马开工,一个夏天就能回本。

但与想象中不同,制冰企业——特别是食用冰企业,成本高,利润低,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据了解,目前冰杯成本最高的环节为包装材料,约占总成本的60%。

冰杯的杯子不同于普通饮料的PET材质,一是要确保耐低温,保证在-18℃到-20℃的长期低温下,不会裂开。二是保证耐高温,比如制作咖啡冰杯,要保证滚烫的咖啡液挨到杯壁不会融化。因此,冰杯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比较高。

同时,冰杯上面还要有一个热收缩膜把它覆盖住,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健康安全无毒,可回收可降解。

其次,制冰机的采购、维护和能耗等成本。

制冰设备工厂是产业链的上游。过去,大型商用制冰机多采购斯科茨曼、弗格森、日本星崎等全球品牌设备。但作为精密仪器,制冰机长时间在低温环境运行,很容易出现零部件的损坏。随着国产制冰行业的产能扩大,加大研发投入,推出自研设备是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开头三类典型玩家外,中国家用电器品牌也在布局家用制冰机市场。在小红书上,搜索“制冰机”有3.4亿次浏览,惠康、可口可乐、西屋、小熊、美的、苏泊尔、沃拓莱等头部品牌,已经是达人测评的热门产品。

2024年初,海尔也发布了最新的冰鉴系列制冰机,能制造出晶莹剔透的“钻石冰”,意味着跨界切入高端制冰赛道。

大企业加速布局,是否意味着未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冰杯是一个“类水”的行业,与矿泉水的发展历程相似。

上海恩沁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洪伟,从事食用冰行业十余年,他认为,冰杯毛利虽低,但未来量会很大。“冰杯就是快消品,像矿泉水一样,一旦市场上很多人都愿意去喝了,甚至一天喝的好几瓶的时候,量就一定会起来了,那个时候市场做冰的品牌肯定要拼杀了。”

随着国人对饮品口感更加敏感,特别是对咖啡、酒精类饮料的口感体验更精细化,在尝试过加冰带来的感官差异后,就再也无法接受之前不加冰的口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任何饮品都要加冰的饮用习惯。

“就以瓶装饮用水来说,推出来的时候不是马上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后来消费者接受后,市场规模难以想象。我们预计,冰杯的消费人群每年可能有20%-30%的增长,整体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廖碧林说。

亿邦动力将之命名为“冰杯效应”,即企业通过推出新产品,悄悄占领用户心智,改变消费生活习惯,从而实现规模效应,缔造市场蓝海。

当然,冰杯效应还取决于经济周期、消费者习惯和产业技术/工艺的突破。对于局内玩家来说,谁能通过技术研发最早攻克产业的成本困局,谁就能抓住这一轮的蓝海机遇。

03 中小商家还能分“杯”羮吗?

冰杯火爆之后,很多中小商家也想要从中分“杯”羹。630亿的蓝海市场,新玩家除了在下沉市场挖掘机会外,还能怎么切入这块蛋糕?很多企业已开始探索。

答案之一,高端化。即面向高端酒店、酒吧、高档餐饮品牌,提供月球冰、摇冰、方冰、科林冰等高端冰。这类高端冰不仅融化速度更慢,为饮品本身保持更长时间的冷鲜体验,甚至还可以通过冰块的加持,为饮品增添层次感。

有企业告诉亿邦动力,今年以来,以酒吧为代表的高端冰场景需求正在增加。不同于普通冰杯和食用冰,提供给上述高端场景的食用冰要求更高,工艺也更复杂。如冰力达制作月球冰,要先把水过滤成纯水,制成一个约70公斤的大冰块,再通过设备削成球,还要模拟月球表面,将其打磨成凹凸不平的形状。

这种工艺制出的冰晶莹通透,所含矿物质非常少,因此对茶饮、酒水的口味不会有影响。做成球之后,还要继续进行冷冻,使冰更坚硬,融化速度也就更慢。

冰力达近年来也将目光瞄向了高端冰市场。其生产的方冰用于多种高端消费场景,如定位高端现代的新中式茶饮品牌tea‘stone,其冰球就由冰力达供应。

答案之二,产品创新。创新产品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参考日韩冰杯丰富的sku,目前中国冰杯品类还比较单一,未来创新空间极大。

王根祖,江苏上捷饮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饿了么“大蓝杯”供应商。在做冰杯之前,上捷主要做即食冻果。凭借水果供应链优势,上捷跨界做起了冰杯生意,柠檬冰杯是其首创,还有草莓冰杯等多种水果冰杯。

上捷旗下还有果音、冰趣味两个冰杯品牌,10多款SKU。其中果音品牌下还包含果汁、果蔬汁、冰沙、果昔等一系列新产品。

就像过去的农夫山泉、可口可乐深度分销体系一样,王根祖认为,冰杯供应商最终也要去抢终端、在当地商超铺设冷饮柜出售,因此产品丰富度尤为重要。

“只有你的产品丰富了,终端才愿意用你的冰箱。有了足够多的产品,才能够把冰箱撑起来,供给给终端。因此,产品结构将来会是一个重心。”王根祖说。

据了解,冰极限也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未来2年内,将推出3-4条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推出N+品类。今年,冰极限已经在便利店上线了茶球冰冰杯、果味冰冰杯系列。

“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完善供应链体系,构筑品牌护城河,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孙磊称。

答案之三,做卖铲人。机械设备是制冰行业的关键壁垒。目前,不少企业正在花费大量成本研发和维修设备。曾创业三次的徐洪伟深谙盲目入局终究会被市场洗牌的道理。目前食用冰行业巨头林立,他认为制冰机企业也许还有机会。

“未来一年,是制冰机企业的红利期。因为明年入局做冰杯的会很多,而且目前国内做冰杯的头部企业,他们量都很大,都需要买机器扩产能。”

除了以上三个答案,廖碧林认为,要发展成为品牌,还需坚持长期主义。“想要抓住每一次风口是比较难的,只能是你做好准备等风口的到来。就相当于去钓鱼一样,提前做了了解,看河里有没有鱼,把钓鱼的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就开始钓鱼,什么时候能钓到鱼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钓到一条大鱼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迟早能钓到鱼。”

不知最终,“冰杯效应”下的产业大军中,谁是昙花一现,谁又会成为下一个“农夫山泉”?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大众便民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便民网 dz.lejuju.com.cn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