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包永婷3月15日报道:继特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幕和中国古代青铜馆试开放之后,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二个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雕塑馆明天起将面向公众试开放,展出289件/套立体造型文物,数量较人民广场馆雕塑馆增加近两倍,其中1/3为首次公开展出。
“整个展览呈现了一部有形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史。”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师若予介绍,上博东馆雕塑馆展陈是基于人民广场馆雕塑馆的改陈升级,展览在原有雕塑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向前扩展到商周时期,充实成为商周、秦汉板块;向后新增元明清板块,重新展示这时期雕塑的工艺之美和贴近现代人审美的鲜活世俗气息。
位于展厅一楼的西汉虎形鎏金铜镇,老虎作卷卧状趴着,脖颈戴着装饰贝纹的项圈,身躯线刻斑纹。铜镇是用于压物的生活用品,也兼具装饰性质。在秦汉及更早时期,人们席地而坐,为避免由于起身与落座时,折卷席角和牵挂衣饰而影响仪态,出现了压住席子四角的席镇。这件虎镇就是其中一种。
“魏晋南北朝”板块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广场,并首次展出了13件云冈石窟造像。这批云冈石窟造像是1939至1940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人组成云冈调查队,在清理“昙曜五窟”时采集的,于抗战结束前被运回日本藏于京都。抗战胜利后,经李济、张凤举等先生努力,这批造像于1948年被追索回国。师若予介绍:“这批文物是轮船招商局的船运回来的,所以留在了上海的黄浦码头。新中国成立后,遵照中央政务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示,这批文物于1955年入藏上海博物馆。”这些珍贵文物从16件中选出13件,对照《云冈石窟》第十四卷的旧照一起展出,也揭开了一段文物回流的故事。
展厅内体量较大的金代漆金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像,源自山西南部汾河流域。金、元时期这一地区木雕造像繁盛,表现出身材壮硕,装饰华丽,雕刻立体,线条流畅、夸张等特征。该地区金、元木雕造像样式与当地元、明时期寺观壁画风格一致,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绘塑并举的特征。7.2米高的展陈空间顶部设有环形屏幕,与这尊木雕造像相辉映。“上面展现的是山西洪洞广胜寺的壁画《药师佛佛会图》,这尊像是在相同地域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放置在了一起,阐释了中国美学所讲究的绘塑一体。”师若予说。
位于展厅二楼的元代大都佛儿张造青田石佛像,是唯一一尊考古出土的带有大都铭文的标准元大都造像,底座刻铭“大都佛儿张造”。这尊佛像1994年出土于上海松江区圆应塔地宫,反映了元代大都的藏传佛教艺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除了展出馆藏的珍品、孤品文物,为了使展览的体系齐全,上博向文博界的兄弟单位借展了部分在雕塑史上非常重要的稀缺文物,比如四川博物院藏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南朝石造像残碑。南朝造像存世稀少,更可贵的是碑上雕刻的胡汉融合的伎乐人物与梁武帝参与创作的上云乐有关。
雕塑馆内的灯光采用相对明快通透的照明风格,展厅更为明亮。师若予表示,“在提高观展舒适度的同时,也展现出文物原有的材质,雕刻的细节特征也会被看到。”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众便民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便民网 dz.lejuju.com.cn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