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崇信:在保护传承中留住历史文化的“根”和“魂”

  • 时间:2023-11-21 16:19 来源: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18795   

平凉崇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存26处,公刘农耕文化、唐代军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歌民俗文化、古树名木文化交相辉映,弦子腔、崇信民歌、点灯背猴、春官说唱、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流传至今。

平凉崇信:在保护传承中留住历史文化的“根”和“魂”

近年来,崇信县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增强文保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古村落活化利用上下足功夫,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发展不断融合,既留住历史根脉,又焕发时代光彩。

画好文保“同心圆”,把历史智慧留给人们

初冬时节,坐落于县城以北的崇信县博物馆,在一缕缕暖阳的照射下,映衬着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深邃沉静。

“馆内收藏各类文物4234件,藏品主要以新石器时代、先周、西周、战国、秦、汉文物、北魏时期佛教石刻造像和近代名人书画、明清善本古籍文献为主,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崇信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演变和历史文明成就。”崇信县博物馆馆长何玉洁介绍说。

在文化保护中,崇信县逐级签订《文物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设置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20多处,严格落实建筑施工项目开工前现场勘查、逐级审批、备案等程序,文物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年常态化开展野外文物普查,确保野外文物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

此外,崇信县投入270多万元,实施崇信县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大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文物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唤醒“沉睡资源” 让文化瑰宝绽放魅力

日前,在崇信县柏树镇白羊洼的农家小院,一群衣着朴素的村民正在排练,这是他们创作的弦子腔新剧目《红苹果带我们把美梦圆》。该剧由崇信籍国家一级演员秦等梅编排,崇信县百年弦子腔演艺公司参与实景演出。

崇信县弦子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集剧本、音乐、表演为一体的地方性戏曲,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唱腔流畅优美,字音清晰,富有浓厚的陇东乡土气息。其经典剧目《八仙拜寿》在“2017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演出大奖赛”和庆祝中俄建交69周年走进海参崴武术与艺术交流大赛中斩获银奖和铜奖。

崇信县还制定了《崇信县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非遗工作小组,增设崇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永久性陈列保护,形成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目前,崇信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大类近300多项,其中省级保护项目4项,市级保护项目50项,县级保护项目60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魅力在历史的积累,更在传承。“崇信县共有县级以上非遗文化传承人160人。他们用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匠心展现了崇信非遗风化不了的文化品质和历史价值。” 崇信县文化馆馆长富强说。

同时,崇信县利用元宵、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及“文化遗产日”等时间节点,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非遗展演活动,重点推介点灯背猴、山梁走唱、弦子腔等优秀非遗项目,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古村落活化利用 让传统血脉焕发时代活力

古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毗邻华夏古槐王景区的锦屏镇赵湾村,老树、老宅、老泉、老人魅力独具,无声地叙述着村庄变迁,村上现存的沐礼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泉水甘洌清甜,常年恒温17℃。

该村古村落保存相对完整,属特色保护类村庄,2022年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乡风文明成就奖、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称号,昔日的古村落变成了游客打卡“新地标”。

“古树这一活文物,不仅见证了岁月变迁,更见证了赵湾村的振兴发展,我们邀请专业机构检测认定古树名木16棵,聘请西北农林大学专家对古树进行了全面保护。屹立百年不倒的古宅,承载了赵湾群众的乡愁记忆,我们对3座百年以上、留存较为完整的古宅进行了修缮加固。”谈起赵湾村的变迁,村支书朱红顺娓娓道来。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加大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完成各村村庄规划编制,对全县79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定位,提升改造,打造乡村特色标识,唤醒公众时代记忆,让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在规划建设中,我们统筹考虑村庄风貌、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因素,下足‘绣花功夫’进行精致提升改造,不随意拆除破坏,不改变房屋结构,极力保留原有村落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脉。”崇信县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岳彦平介绍说。

此外,崇信县深度盘活古村落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区、窑洞建筑群、非遗文化体验工坊等,结合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食养、住养、康养”一体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模式,推动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旺起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大众便民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便民网 dz.lejuju.com.cn 版权所有,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